比炒鞋还烧钱的盲盒,“盲盒热”的潮流生意经

盲盒,顾名思义,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,具有随机属性。这种诞生于日本的潮玩,最初名字叫mini figures,流行欧美后也开始被称作blind box。

所谓盲盒,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、影视作品的周边,或者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。之所以叫盲盒,是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,只有打开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,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。

比炒鞋还烧钱的盲盒,“盲盒热”的潮流生意经

相对较强的购买力,让那些受影视动漫文化熏陶的年轻人,能够撑起庞大的盲盒经济。从上游的IP设计,到中游的零售,再到下游的二手交易和玩偶改装,其产业链已相当成熟,且市场空间巨大,当然也在不断掏空年轻人的口袋。

2019年天猫发布的首份《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》显示,潮玩手办的烧钱指数位列第一,仅在天猫上的销量就同比增长了189.7%,甚至力压三坑服饰、手办等成为当代年轻人最烧钱的爱好。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,盲盒的产品形式逐渐多样,从最初的影视动漫领域蔓延到美妆用品、图书、餐食、文玩等等领域。

新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,朋友圈、抖音、小红书这些年轻消费群体聚集平台,他们会自动形成话题圈、社群,自发的将盲盒po在社交平台,无形中为商家带来品牌宣传。这些都是真实koc种草又会带来精准用户裂变,辐射范围不断扩大

比炒鞋还烧钱的盲盒,“盲盒热”的潮流生意经

年轻人对盲盒的痴迷就好像中年人对股票的痴迷。购买盲盒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潮流文化之一。江湖传闻,“70后炒股,80后炒房,90后炒鞋,00后炒盲盒”。但是事实上,盲盒这种形式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存在,不知道各位80后90后还记得曾经风靡一时的小浣熊干脆面吗?为了集齐全套卡片肯定有不少人狂炫几百包小浣熊吧。之后线下娃娃机问世,至今仍是年轻人出街必玩的项目,再到之后的线上娃娃机、口红机、幸运盒子等等,形式多样,名字各不相同,但“盲盒”的内核是一致的。

比炒鞋还烧钱的盲盒,“盲盒热”的潮流生意经

在此基础上,盲盒潮玩随之诞生了。“盲盒”的玩具通常外形精致、可爱,易被大众接受。不同于手办、动漫衍生品等故事性强的重量IP,潮玩这类没有背景故事的轻量IP 的购买门槛较低,只要可爱就能吸引消费者。此外,单个盲盒的售价大多较低,设置在几十到一百的区间内,是大多数消费者能够负担的支出额度,少量多次消费也十分符合95后00后群体的消费习惯,适当的价格加上高颜值的外观无疑吸引了大批受众。

“盲盒“潮玩产业究竟有多赚钱呢?

以行业龙头泡泡玛特为例,一个搪胶玩具的厂家定价均在10元以下,而泡泡玛特“盲盒”产品售价59元,利润空间巨大。泡泡玛特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.6 亿元, 2017年净利润开始扭负为正,毛利率近几年也逐年提高,2018 年上半年达59.91%

比炒鞋还烧钱的盲盒,“盲盒热”的潮流生意经

比炒鞋还烧钱的盲盒,“盲盒热”的潮流生意经

盲盒一般都会设置稀有的隐藏款,一方面吸引玩家不断抽取,另一方面也带动了玩具交易的价格。闲鱼数据显示,过去一年闲鱼上有30万盲盒玩家交易成功,平台盲盒月发布量增长高达320%。泡泡玛特的热门隐藏款潘神天使洛丽,原价59元,被抬升至最高2350元,涨价39倍。但实际上,这些玩具的成本价很可能不到10块钱。

比炒鞋还烧钱的盲盒,“盲盒热”的潮流生意经

凡事有利有弊。盲盒的兴起,一方面给许多行业带来了新的生命力。例如“生鲜盲盒”的广受追捧,盲盒的未知性减少了消费者选择过程,不知道吃什么,买到什么吃什么,助推了选择困难症消费者快速下单

以玩具行业为例,归功于强大的轻工业,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玩具生产出口国,世界上卖的玩具,90%是中国制造。可是国内厂家多数都是代工,为国外品牌生产,在玩具生产、销售的整体过程中只能分得其中极小的利润。行业格局极其分散,缺少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。对玩具厂商来说,盲盒的流行当然利于快速积累品牌效应,有助于做出自己的品牌。但是简单代工、用盲盒割韭菜都不是长远之计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2476560997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(0)
小编的头像小编
上一篇 2024年11月1日 上午9:44
下一篇 2024年11月1日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